瘧疾,這個全球關注的重要公共衛(wèi)生問題,曾讓全世界每年約有4億人次感染瘧疾,至少有100萬人死于此病。瘧疾是由人類感染瘧原蟲而引起的蟲媒傳染病。瘧疾的傳染主要是患瘧疾的病人和攜帶瘧原蟲的人,通過感染瘧原蟲的雌性按蚊叮咬傳播,也可經(jīng)輸入帶瘧原蟲的血液及母嬰感染而傳播。2025年4月26日是第18個“全國瘧疾日”。
20世紀60年代,惡性瘧疾橫行,人類飽受瘧疾之害。1969年,我國科學家屠呦呦擔任研究瘧疾組的組長,開始廣泛收集、整理歷代醫(yī)籍,最后從《肘后備急方》對青蒿素的記載中找到了靈感,成功提取出抑制瘧原蟲的青蒿素樣品,青蒿素的發(fā)現(xiàn),挽救了數(shù)百萬人的生命。2015年,屠呦呦榮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(yī)學獎,成為我國第一位獲此殊榮的本土科學家。2017年,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;2019年,獲得“共和國勛章”。
從青蒿到全球抗瘧,這是一條植物科學對抗瘧疾之路,鷹潭市科技館于2025年4月26日開展了“藥植密碼”全國瘧疾日主題活動,引導小朋友們通過辨識藥植物和制作黃花蒿標本,認識青蒿素,普及瘧疾防治知識,了解保護傳統(tǒng)醫(yī)學的重要性。在抗瘧藥物研發(fā)道路上,屠呦呦默默耕耘了40多個春秋,讓“小草”青蒿成為舉世聞名的“中國神草”,讓我們一起致敬屠呦呦團隊,敲開傳統(tǒng)醫(yī)學的大門!